无意中试了试GPT5的thinking模式,我对GPT-5改观了

ChatGPT人工智能2025-09-13 18:48:396

先做个广告:如需代注册ChatGPT或充值 GPT5会员(plus),请添加站长微信:gptchongzhi

GPT-5更新也有一段时间了,网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之前轻度使用了一下,没觉得多好用,就是感觉比GPT-4稍微聪明点,但也没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程度。

推荐使用GPT中文版,国内可直接访问:https://ai.gpt86.top 

最近在看报告的时候,无意中试了试它的thinking模式,结果...还真有点意外的惊喜。

起因:一个看不懂的公式

在看一份项目报告中水源涵养评价计算的内容,里面有个InVEST模型的公式和参数设置,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是报告中又没有明确提及参考文献,所以我需要自己搜索下相关内容查找来源。如果直接搜索文献精准定位会麻烦一些,我就搜索了一下相关的定义,然后找到了2篇计算的教程,看到教程里也是直接拿来主义,就想到让AI帮忙调研一下。

先试Gemini:老实说有点失望

习惯性地先问了Gemini,它给了我一段分析,看起来挺有道理的,但问题是——没有任何参考来源。

(gemini回答质量一般,就不放全文了)

对学术问题来说,这种回答真的没办法直接相信,毕竟AI幻觉这个事,随着垃圾语料的注入,越发严重了。

GPT-5 thinking模式:真的不一样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同样的问题扔给了GPT-5的thinking模式。

结果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真实调研:它真的去搜索了相关的学术资源,还列出了具体的论文和网页链接。我能看到它是怎么一步步找资料的。

可验证的信息源:给出的每个参考都是真实存在的,我点开链接确实能找到相关内容。而且都是专业可靠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业论坛的帖子,并非是不靠谱的来源。

分析质量:不只是罗列信息,还能结合多个来源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我看的那篇论文确实存在的问题。

简单对比

Gemini

  • • 回答听起来合理,但无法验证
  • • 没有明确的信息来源
  • • 感觉像在复述课本内容

GPT-5 thinking模式

  • • 每个关键点都有文献支撑
  • • 调研过程透明可见
  • •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项调研

个人感受

最大的感受是幻觉问题确实有明显改善。以前用AI最怕的就是它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现在至少在学术调研这块,感觉可靠性提升了不少。

当然,我也不是说它就完美了。毕竟AI还是AI,最终的判断还得靠人。但至少现在它给的信息有了可以验证的基础。

对研究工作的帮助

对我们这些做研究的人来说,这个改进还挺有意义的:

  • • 文献预筛选:帮忙快速定位相关研究
  • • 概念验证:对不确定的问题提供调研方向
  • • 跨领域理解:对不熟悉的领域提供入门信息

但我还是要强调,这只能算是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

小结

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GPT-5的thinking模式在学术调研方面确实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调研过程的透明度,让我们能看到AI的"思考过程",这种可解释性对学术工作者来说很重要。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验分享,没啥权威性。每个人的使用场景不同,感受肯定也不一样。但至少对我来说,这次体验让我对AI辅助学术研究有了更多信心。


写在最后:咱就是个普通用户,分享点有趣的发现。技术在进步,我们也在学习。

chatgpt plus(GPT4)代充值

本文链接:https://shikelang.cc/post/3064.html

GPT5thinking模式

更多ChatGPT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