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个广告:如需代注册ChatGPT或充值 GPT4.0会员(plus),请添加站长微信:gptchongzhi
推荐使用GPT中文版,国内可直接访问:https://ai.gpt86.top
要弄清楚如何将AI融入我们的社会,过程虽然漫长且痛苦,但却有趣。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适应新事物是一个漫长而痛苦但非常有趣的过程,”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5月19日在与Shopify创始人兼CEO Tobias Lütke对话时表示。的确,自ChatGPT问世以来,哪些职业、行业将被取代这一话题经常被大众拿来讨论,这是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必经过程。
科技发展的目的从来不是取代人,而是作为杠杆工具撬动更大的生产力。比如历次工业革命均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飞跃式发展。以此类推,当下大众也将会从恐惧AI,演进为主动学习训练AI,提升效率和逻辑思维,适应全新工作形式。
因此,我们要弄清楚如何将AI融入我们的社会,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且痛苦,但却有趣。
Altman表示ChatGPT的发布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没有料到ChatGPT的增长会如此迅速,在发布ChatGPT后,OpenAI的发展一直在加速。
当讨论到AI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影响,Altman将其比作人类登月的壮举,他为此十分骄傲。Altman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未来几年的GPT-5、6和7将会继续提高其实用性。
Lütke指出,对于目前的语言模型工作而言,它在实用价值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好处,然而,这并不是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而是一个能够改变我们能力的工具。对此,Lütke提出了关于设定目标的问题,希望了解如何实现最乐观的结果以满足人们对AI发挥实用价值的期望,或者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对AGI的掌控。
Altman对此也很认同,在他看来过于强调负面问题而忽视积极方面是不可取的。“我们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集体乐观感,重新激发乐观感和增长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来源:视频截图
以下为对话整理(有删减):
ChatGPT的发布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Tobias Lütke:创办Shopify商店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记忆,我记得那天的一切,比如我在哪里、穿的什么、吃的什么。那么在发布ChatGPT时,是否也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特殊时刻?
Sam Altman:确实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那时候不太确定大家对ChatGPT的接受程度,OpenAI内部对此有不同看法。但大家都知道这个产品非常出色,因此决定推出,内部在推出之前已经使用GPT几个月了,并习惯它所带来的优质体验。我们发布了GPT-3.5版本,早点推出的话,人们能逐渐适应这些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反馈,从而帮助OpenAI制定社会规则和风险监控。几个月后,当我们发布GPT-4时,当然希望人们会喜欢它。
Tobias Lütke:人们确实喜欢它,是的。
Sam Altman:在发布的当天,一些技术狂热者非常兴奋,开始向朋友们推荐。到了下午,我开始听到一些平时不太关注科技的人也开始谈论这个产品,这些人应该是看到了有关的内容,好奇心使然,纷纷询问如何操作或能否试用。到了第5天,ChatGPT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了100万,之后OpenAI的发展一直在加速,那天就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Tobias Lütke:是否有病毒式传播的策略或类似邀请制的策略?
Sam Altman:在运行OpenAI之前,我曾在Y Combinator为创业者提供启动和建议支持,我那时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病毒式传播策略,没有一些可分享的功能,没有利用社交网络效应,是绝对行不通的。
但现在看来,我显然给了一些错误的建议。实际上OpenAI并没有使用这些策略,当时OpenAI只是推出了ChatGPT,但没有预料到它会如此迅猛增长,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Tobias Lütke:我在使用ChatGPT和使用我们用字节制作的东西时体验是不一样的。
Sam Altman: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方面,技术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那么有趣了,没有让人感到像是开辟了新的疆域。ChatGPT很有趣,这是一个新领域,但很容易把它拟人化。我认为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保持乐趣,同时提醒人们,这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生物。
ChatGPT作为一款强大的交互工具,探索其极限是非常有趣的,很多人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工作和发现。我在最初的几天里花了很多时间浏览网络,阅读有关ChatGPT的信息。人们在这个领域进行的工作和发现,以及这些工具释放出的人类创新力令人难以置信。
AI的发展及未来
Tobias Lütke:我发现ChatGPT是可以进行学习的。
Sam Altman:AI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认为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当初登月一样。
经过数十年,甚至数个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终于找到了一种真正可以学习的计算机算法,这种算法不依赖于技巧或花招,而是能够真正学习,这是整个领域和人类的巨大成就。也许对于学习的定义可能存在争议,但这种算法已经足够有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其表现也是可预测的,这两个因素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人们已经开始利用这种算法来学习新技能并提供创造性的服务,这个世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回顾GPT-3推出之前人们对该技术的怀疑,随着规模的扩大,GPT-3变得足够实用,甚至有些公司是在其基础上建立的,我认为未来几年的GPT-5、6和7将继续提高其实用性,这将是全球范围内一项重大、新颖且令人兴奋的事件。
Tobias Lütke:就像旧电脑升级了一样。
你那篇关于GPT-4的文章中包含了很多细节,你说在训练模型的早期阶段是可以预测到它最终会有多聪明,这是一个深刻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GPT-3.5似乎可以以较低的分数通过法律考试,而GPT-4则能轻松获得90%的分数。OpenAI团队知道如何创造出更加聪明的模型,可以在测试中100%通过的模型。
你如何决定何时开始另一次训练,如何加载它,以及目标是什么?目前AI的智能水平还只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何时我们将拥有超越它的工具呢?
Sam Altman:首先,我认为我们会回顾这个时期,就像我们回顾人们发现基础物理学的时期一样。我们能够在模型训练前预测其训练后智能水平,根据给定的计算资源、神经网络大小和训练数据量,可以预测模型的能力。
现在OpenAI还在关注模型在一些测试中的得分,目前GPT-4还不具备某些新的能力,但可能会存在于未来的版本中。
我相信我们回过头看这段历史,会意识到现在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这将对我们如何看待"超越人类智能"的问题产生重要理解。
AI系统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领域可能超越人类,而在其他领域则表现相对较差,这是可以接受的,人类会发挥作用。
Tobias Lütke:在未来的世界中,如果我经营一家小企业,雇佣一个1.1版本的AI来参加会议并处理一些后续记录和会计工作,是否合理?
Sam Altman:我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可能的思路,就像一个完全远程的虚拟员工一样,这将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可以拥有许多这样的员工。当AI系统能够半自主或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科学,如果人类在科学进步方面的速度提高了10倍、100倍甚至1000倍,将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当AI能够进行原创科学时,目标可能会再次改变,起初并不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开始变得重要。你可以看看10年前,甚至5年前的预测,我想大多数专家会说,首先AI会从事体力劳动,它将驱动卡车,它将在工厂工作,然后是较简单的认知劳动,而困难的任务可能永远无法完成;然而事实证明完全相反,几乎所有人都预测错了。它可以发挥这种创造力,它可以用代码来验证事物,这给了我希望,在我们拥有可以做其他一切的工厂机器人之前,我们可能会有一个可以做科学的AI。
Tobias Lütke:我发现模型接受了代码训练后,推理能力明显变得更好。
Sam Altman:这是一个很好的见解,我很高兴听到。
我确实认为编程很特别。编程具有结构性,可以运行代码并获得明确的结果,调试信息也对模型的学习过程有帮助。对模型来说,接受编程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也会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例如在处理视频方面的进展,在某些方面视频比文本更容易学习。
重建集体乐观感很重要
Tobias Lütke:让我震惊的是,我们现在围绕大型语言模型所做的工作对人们来说具有难以置信的实用价值。然而,这并不是AGI,而是一个能够改变我们能力的工具。如何实现最乐观的结果以满足人们对AI发挥实用价值的期望,或者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对AGI的掌控?
Sam Altman:我真的很高兴你问这个问题。过于强调负面问题而忽视积极方面是不可取的,AI技术为人们提供真正实用价值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并不经常出现。
OpenAI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可行的方法,然后才进入这种语言模型的世界,这是我们在4年前才发现的,克服了许多困难。
我相信人们将弄清楚如何将其融入社会的许多方面,并显著改善我们的工作效率。我对发生的一切都很兴奋,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但非常有趣的过程。
Tobias Lütke:我认为一个更好的问题是思考未来,找出我们现在犯了哪些错误?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改变什么?这也许超出了AI的范畴。
Sam Altman: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失去了对未来的集体乐观感,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但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履行责任,把集体乐观感再度建立起来。我们已经失去了一种信念,即未来可以比现在的世界好得多。很多人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情况会再次恶化,我所知道的恢复乐观和增长感的唯一方法是利用技术创造富足,这就像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战略。如果你没有这些,未来就不会变得更好。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值班编辑:马吉英 审校:姜辰雨 制作:胡楠楠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
网友评论